工作坊
探索 CSA 2020 ~生態系統服務與合作農場的實踐

探索 CSA 2020 ~生態系統服務與合作農場的實踐

格林威治的大鐘剛剛敲了午夜子時的鐘聲,所有的地球人醒著的、睡著的,都聽到一個低沈的聲音。

一時之間,所有的人都開始互相詢問

「大地說要收取服務費,這筆錢該怎麼算?」

基本資訊

  • 舉辦日期:2020 年 10 月 17 日(六),9:00~17:30(8:30 報到)
  • 研討會地點:新竹市東門國小晨曦館一樓(地址:新竹市民族路 33 號,請由仁義街上的校門進入校園)

前言

2020 年,是社區協力農業協會第三年舉辦「CSA 研討會」,今年希望探討的主題是農場的「土壤生態系統服務&合作農場的實踐」。前先兩屆,第一屆是「探索 CSA 的力量」,第二屆是「探索 CSA─當 CSA 遇上合作經濟]」。

土壤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土壤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是一個生態農場被忽略已久的價值,而這個價值,我們在購買食物時,收銀台並沒有算進去。一個悉心照顧土地的農場,具有巨大的生態服務價值,您知道把這個價值轉換為金錢的時候,數字有多驚人?[1] [2] 這驚人的數字也在體醒我們:當你沒有好好照顧土地的時候,我們的損失何等巨大?但是…,什麼是「好好的照顧」?

生態系統服務又是什麼一個農場提供許多重要,但是卻無法在現有經濟體上被量化、商品化的服務,這些服務包括:降低一個地區的溫度、轉化一個區域內的有機廢棄物、提供新鮮的空氣、對社區老人家的照護…。我們努力的希望在都會邊緣創造更多的 CSA 合作農場,也許,在初期,這些農場能夠創造的「可 GDP 化的產值」並不高,但是,這些農場卻可以有很高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面對永續發展,我們的籌碼越來越少,都市邊緣的生態合作農場,應該是當局應當關注的一環。

為什麼要著墨合作社與團結經濟?

因為,這個社會上,凡是投資報酬率高,市場效益大,會帶來巨大 GDP 的事業,幾乎都已經營利事業在經營,他們除了掌握資本,也有產、官、學、研完整的脈絡,更能夠運用社會的勞動與經濟資源,為自己創造財富;對於有些具有公共性,卻無法帶來收益的「下水道工程」,在世界上,幾乎都是由政府出來擔任大老闆,透過稅收支出,來進行這些工作。

然而,這個社會上,也存在一些群體,他們有形的資產(如:資金、設備…)匱乏、從事的行業或者專長領域的市場競爭力弱、社會影響力不足,雖然他們的工作價值很大,但是 GDP 佔比卻很低,這樣的群體,無法利用既有的計畫經濟(管制)與市場經濟(自由)的機制創造足夠維持生活的所需,為了生存,於是發展出一種介於兩種經濟制度之間的經濟模式,藉由自身無形的資產,通過合作互助的方式,改善生活品質的生產與生活模式,這就是團結經濟與合作經濟。

農夫(農業),就是屬於後者所描述的群體與產業,但是,在台灣,我們卻鮮少看見,這樣的族群透過團結經濟或合作經濟的方式,有效的改善生活,這是為什麼?關於這點,先不用妄加推論,我們需要專精的學者給予更多面向的視野與研究創見,並且與之協力尋找出路。

議程

時間 主題 報告人
08:30-09:00 報到
09:00-09:15 主辦單位致詞引言 蘇秋桂|新竹市竹塹社教服務協會理事長
09:15-12:00 專題演講一土壤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如果有一天醒來,我們腳下的土地突然開口跟人類索取服務費,這筆帳該怎麼算? 講師:王巧萍|行政院林業試驗所研究員
主持人:陳建泰|臺灣社區協力農業協會理事長
12:00-13:00 午餐
13:00-15:45 專題演講:從社群經濟到平台合作經濟~團結經濟視角下台灣的 CSA
傳統 CSA 是社群經濟的概念,但這種意義下的 CSA 有其面對的特定挑戰、社會條件和任務(大都會和城鄉邊緣和鄉村的 CSA 就很不一樣),當然台灣 CSA 的挑戰、社會條件和任務也不一樣。從團結經濟規模擴大的角度來看(包括各種策略和創新),平台合作主義(合作主義的平台經濟)或許是 CSA 的發展方向。 講師:許甘霖教授|東海大學社會系
主持人:陳建泰|臺灣社區協力農業協會理事長
15:45-16:00 休息茶敘
16:00-17:30 座談:關於「合作農場」
16:00-17:30 從 2019 年開始,幻象 CSA 基地開始進行「合作農場」試驗,這個場次,我們由幾位合作農場的核心夥伴,與大家進行座談,介紹農場的一些發現以及未來的規劃。
  • 幻象基地的三個重要特質
  • 貢獻管理(Contribution management)
  • 到農場的理由
  • 轉型期農夫(Transitional farmer)~處在職場到務農之間
  • 合作農場願景
與談人:邱美玲、葉明芳、楊麗珍、許昌城、賴敏慧
主持人:陳建泰

專題演講老師簡介

王巧萍博士

圖片來源:米米之音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研究員

研究領域:土壤生態、森林養分與碳氮循環、全球氣候變遷、擾動生態學、劣化生態系復育、都市林之環境與生態效益。

王巧萍博士畢業於德國歌廷根大學森林土壤學系,是台灣長期生態研究網副總召集人,目前服務余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近年致力於都市林生態效益和土壤生態學之相關研究,自力友善耕作試驗,並藉由科普活動強力推動農業減肥、土壤生態保育與生態城市之工作。

許甘霖教授

圖片來源: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

研究領域:經濟社學會、醫療社會學、國家理論。

隨著全球貧富差距日益惡化、不均衡發展持續擴大,反省市場資本主義的呼聲愈來愈高,尋求與嘗試其他經濟模式的動力逐漸增強。被泛稱為「社會與團結經濟」(Social and Solidarity Economy,SSE)的替代性經濟模式,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台灣亦是如此。社會與團結經濟為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的特色課群之一,關切另類經濟模式在台灣的推動,從英國蘭卡斯特大學歸國的許教授則是當中重要的推手。

主辦單位

竹塹社區大學、臺灣社區協力農業協會

參考資料

  1.  農業發展的社會效益包括糧食生產的基本功能,創造社區或偏鄉就業與穩定社會的重要功能,尚具有保護自然環境、維護鄉村景觀與奠基區域發展等外部效益功能。根據 Costanza 等 (1997) 在全球自然科學最重要的期刊 Nature 發表之研究指出,全球以農業為核心之生態系統服務所產生的價值介於16~54兆美元之間,平均約為33兆美元,相當於當時全球GNP的兩倍;根據本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研究推估,台灣農業產生之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可達新台幣3.99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