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竹塹社區大學社區糧倉秋季班課表
這個學期的課程安排主要為實作課程,也會依照報名人數,進行 3~5 人規模的編組,劃分區域,讓各組學員實作。我們期待期末的時候,農場會有足夠的產出,讓我們進行下一階段「合作經濟」的試驗。
上課的時間
- 每週一下午 2:00~4:00
這學期的目標
- 將傳統農村的節氣與慶典融入生活當中:每一堂課,我們都會問,現在是什麼節氣?可以種植什麼?如何種植?這個節氣裡有什麼節慶?
- 熟悉人力與動力機械工具的使用與維護:學習農務工作當中各種工具的使用、維修與保養,包括:刀子、鬆土叉、割草機、鏈鋸、挖洞機…
- 熟悉簡易設施的搭設:瓜棚、活動雞舍、高架菜畦、印第安帳棚(teepee)…的搭設方式,繩結與鐵線的綁法。
- 了解並實作植物群落(plant guilds):練習實踐樸門永續設計的「從模式到細節」與「整合取代分離」原則
課程內容 » 線上報名
1 09/03 |
課程介紹與課程的目標溝通 | 講師自我介紹、學員彼此認識、簡介課程內容大綱以及希望達成的目標討論。 選舉班代並且進行編組。 |
|||
2 09/10 |
育苗 | 規劃育苗區、製作育苗箱與育苗。 為什麼要育苗?什麼作物要育苗?只要掌握到幾個要領,每個人應該都多多少少可以替自己的農園培育許多的菜苗與植物。 |
|||
3 09/17 |
厚土種植法 (Sheet mulching) |
樸門永續設計的厚土種植法能夠很有效的照顧土地、保溼、創造微生物合適居住的環境。這堂課會深入介紹。
[實作]:每個學員都要親自從雜草堆裡面建立一個厚土菜畦。 |
|||
4 10/01 |
土丘種植法 (Hugelkultur) |
「Hügelkultur」是一個德文字,指的是小丘的耕種或是土堆耕作(mound culture or hill culture)。在德國以及東歐的地區,這種作法已經有數百年了。之後,經過澳洲的樸門設計師 Sepp Holzer 做進一步的改良。近年來,樸門永續設計的先驅 Paul Wheaton 與 Geoff Lawton 也非常擁護這樣的作法。 [實作]:實作「土丘」並種植香草作物。 |
|||
5 10/08 |
農機具的使用 | 練習使用割草機、鏈鋸、割草刀、鬆土叉。 [實作]:收割雜草、維護厚土菜畦並且種植 |
|||
6 10/15 |
瓜架與高架菜畦的整合 | [實作]:各組製作一個瓜棚與高架菜畦,並完成舖設與種植。 | |||
7 10/22 |
實作伯卡西(bokashi)肥料與青草液肥 | 介紹使用微生物菌水來製作簡易的「伯卡西」肥料(借用 EM 菌的詞),以及青草液肥的製作與運用。 [實作]:伯卡西與青草液肥的製作。 |
|||
8 10/29 |
四季的作物整理 | 解讀農民曆的四季作物,並且盤點台灣多年生、一年生作物的清單 [實作]:菜畦與作物的觀察與維護/繼續栽種。 |
|||
9 11/05 |
食物森林介紹 (food forest) |
介紹樸門永續設計裡面的食物森林概念並且實際討論各個層次的本土可食植物有哪些? [實作]:菜畦與作物的觀察與維護/繼續栽種。 |
|||
10 11/12 |
公共參與週 | ||||
11 11/19 |
植物群落 (plant guilds) |
植物群落的介紹以及與共榮作物、避忌作物的關係,並且解讀樸門「共伴作物(campainion plants)」圖表[實作] 各組實作一個植物群落種植圈規劃 | |||
12 11/26 |
種苗行參訪(北埔幸福苗行) | 實際參訪種苗行,直接認識喬木、果樹、灌木、草本、地被作物… [實作]:參訪 |
|||
13 | 防風籬笆&竹架(一) | 進入冬天,我們需要建立幾道的防風籬笆。這堂課介紹竹子的砍伐,防風籬笆的規劃、搭設以及種植圍籬作物(高粱)。 [實作]:製作籬笆 |
|||
14 | 防風籬笆&竹架(二) | [實作]:完成籬笆 | |||
15 | 製作活動雞舍(一) | 一個農場若是引進了動物,那會開始活潑起來,我們會花兩個禮拜的時間,帶領大家實際做一個活動雞舍 [實作]:製作雞舍 |
|||
16 | 製作活動雞舍(二) | [實作]:完成雞舍 | |||
17 | 印第安棚架(Teepee) | 印第安棚架是一種非常簡單製作的豆子、瓜類的棚架,幾隻簡單的竹子加上繩結的技巧,就可以輕易完成。 [實作]:各組製作一個印第安棚架,並完成舖設與種植。 |
|||
18 | 期末座談 | 讓同學回顧整學期的課程,並且分享心得與食物。 |
課程進階發展計畫
透過不停的種植、與適切的加添人造設施(built environment,如:籬笆、瓜架、竹架、高架菜畦…)讓農場的作物多樣性、質與量都增加。
期望在獲得足夠的生產量之後,我們在這樣的基礎上,開始嘗試建立小型的農場合作經濟。
講師資料:
社區糧倉工作小組&陳建泰
- 2011.02 樸門永續設計基礎課程(Permaculture Design Course, PDC)結業。
- 2011.05 《台灣城鄉交界小規模農業經營模式的探討:工研院附近地區社區協力農業的可能面貌》(全國社區大學第13屆全國研討會)
- 2012.08~2014.12 工研院社會公益委員會「千甲聚落 CSA 計畫」主持人。
- 2015.01 樸門永續設計進階課程「大地工程與水資源管理系統的目測技術」、樸門永續設計進階課程「社會性林業(Social Forestry)」結業
- 2015.01~2015.12 浩然基金會「重建城鄉土壤~後山地區微生物菌與資材的系統性運用探討」計畫
- 2016.06~2016.12 執行「新竹縣 105 年度低碳家園推動計畫 ─ 資源循環再利用生物炭推廣專案」
參考資料:
- 《明日的農場(中文版)》
- 《地球使用者的樸門設計手冊》
- 《向大自然學設計:樸門Permaculture.啟發綠生活的無限可能》,孟磊、江慧儀,新自然主義,2011
- 《種好菜過好生活》
- 《探索樸門:超越永續的原則與道路》
- 《小即是美》
Gaintai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