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探索 CSA 搶先報[2]:台南鄰菜

探索 CSA 搶先報[2]:台南鄰菜

台灣的南方有幾位自我覺醒的農友,自組讀書會,並對外宣告:我們想發起一場農業革命,革现代農業的命:建立在愛與合作上的「社區協力農業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CSA」模式,是我們的武器。

他們是「臺南鄰菜」,臉書社團上明白的寫著他們的宗旨:致力于推廣 CSA 理念,輔導各個農場與民眾找到適合的CSA運作模式。支持友善的耕作模式,特別是尊重自然萬物、重視生物多樣性的生產方式,也希望幫助原本採慣行農法耕種的農田,轉型友善耕作,為未來子孫留下生態平衡的良田。

   「台南鄰菜的集菜所」,聚集了台南四方的友善土地小農~以友善土地的方式耕種,生態農法、自然農法、有機農法。自行集結找尋永續的產銷方式,與消費者互給承諾,藉此重新連結現代社會中,因專業分工而導致的疏離產銷關係。

台南鄰菜 6 農

一、西港-堀仔頭小森林(鄭敦哲)

小森林的農夫人人喚他「TC」。小森林的面積大約一甲半,邊緣種有許多樹木像芒果、龍眼、荔枝、蓮霧以及樟樹等等,因此也是社區中重要的綠帶。TC 的「食物共享計畫」,初步的概念就是把小森林的土地貢獻給想要在這片土地上好好耕種的人們,集結眾人之力去推動農場運作。

「我其實沒什麼土地所有權觀念,那是我們向大地借來的,而大地是無私的,土地是無私的,是給每一個想在上面溫柔耕作與採集的人們,This land is for everyone。」

二、佳里-大摳樂園(劉欣翰)          

探索 CSA 研討會~從農民直銷站到平台合作主義

  • 舉辦日期:2022-07-16  09:00~17:30
  • 地點:新竹市東門國小教師研習中心 1 F(地址:新竹市民族路 33 號)
  • 線上報名:報名表
  • 參加線上同步課程:近期公布連結
  • 【聯絡方式】
    Email: csa20161205@gmail.com
    手機: 0918100208(王先生)
    ※ 報名截止日期為 7/13。

搭建著簡易網室的兩分地便是大摳樂園的所在地。大摳樂園的負責農夫為劉欣翰,因為一臉黝黑又著長髮與小子,因此常常被友人打趣的形容一臉歹人樣,後來「歹人」就他的暱稱,與前述的堀仔頭小森林農夫TC 為高中同學。「歹人」曾在蘆筍農場裡工作,對於蘆筍產生好奇,蘆筍為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不像季節性蔬菜那般需要每個季節重複的播種、翻土等等,依歹人的認知覺得其生長型態類似果樹,能夠好好地配合它的生長週期去照顧與經營,於是歹人便跟叔叔名下較適合種植蘆筍的農地交換,申請了網室設施的補助後,在 2016 年成立了大摳樂園,慢慢的在自己能力範圍所及之處實踐自己的理想生活方式。

而說到大摳樂園就不得不提農場裡的靈魂「大摳」,他是「歹人」養的一隻灰色小型雪納瑞,時常在農夫身旁跟前跟後,也會一同在農場裡工作與玩耍,和農場裡飼養的工作雞都是歹人的最佳夥伴。

三、梅嶺-阿貴的家有機梅園(林進貴) 

阿貴的梅園位於臺南市梅嶺,是傳承自祖父輩的 2 甲山坡地,2010 年轉為有機耕作,復育土地、做生態記錄。阿貴記錄物種之間的關係,思考如何與這些植物、動物、昆蟲共生,他重视的是「有機」背後,與生態共存的理念。

對於阿貴來說,有機意味著生態的平衡與永續,因此梅園裡的樹種除了梅子之外,還種有許多的龍眼、蓮霧、柿子、柚子、無患子、黃金果等等,在草相上也非常的豐富,另外還種有小芋頭、蕨類、萵苣等等葉菜蔬果類,放牧的雞與鵝也都是維持生態平衡的好幫手,而因為有多樣的植物種類,所以在管理上更是需要花費更多心力,像是梅樹之間保持適當的距離,並在其中種植龍眼樹,以利其通風與水土保持,更有幫梅子樹遮蔭的效果,這十幾年間累積的生態知識讓阿貴持續往「生態重於生產」的道路前行。

四、佳里-洄稻佳里(楊淑華、陳映蓉)

淑華在 2009 年曾赴泰國米之神基金會(Kao Kuang Fundation, KKF)實習一年,因此大部分的農耕觀念都承襲自 KKF 服務那年裡的所見所聞所學,在 KKF,實際的農耕作法分成三個階段:病蟲害管理、土壤管理與稻種管理,主要是認識田間生態、土壤狀況以及留種的部分。

面對田間生態時的態度:淑華會趕鳥,但不會用違反生態的方式,因為她認為:鳥、害蟲都是生命,稻穀、鳥、蟲本來就是生物食物鏈的循環,只要有耐心一點,會有天敵出現,達成自然的平衡,不要用殺蟲劑來破壞這種自然生態循環,這樣世界才能繼續運作,不能什麼東西都是人要吃,其他生命都不用吃了。

 土壤的管理:為了讓剛接手的土壤恢復活性,因此在初期施放少量用土壤培養的微生物菌水,希望能跟周圍各種生物形成朋友關係互相幫助。田地分翻耕與不翻耕區,種植水稻的田地為翻耕區,因水稻的根系需漿化的土地以留住水分,另一區田是屬於不翻耕區,為保持土壤裡微小生物的活動,不輕易擾動土壤。     

五、新化-吉甲有機農場(李春玥)      

 吉甲有機農場在 2013 年通過有機驗證,他們耕種的行為準則:要用一個新的東西,就馬上拍照起來,然後傳到稽核單位去問,這個可不可以用,他會告訴你這個東西能不能用。對陌生來源的東西,都會先行拍照確認,以防萬一。

農場主要耕種的區分為兩區,分别是面積兩分多的筍園,以及住家對面種植著季節蔬菜與瓜果的五分多的農區,除了種植的農務工作之外,樓大哥與李大姐還養著近二百隻的雞,還有鴨、鵝、羊…等動物,牠們除了是農裡的好幫手之外,這些動物們也提供了吉甲有機農場另外的收入來源。

六、佳里-春不老自然農場(A 區梁錦雀 、B 區林銀鳳) 

春不老有機農園距離大摳樂園只有幾步,但卻有著截然不的面貌,園區除了種植春不老作為綠籬之外,也栽種了一整排的芒果樹做為分界,園區有一條水溝將土地一分為二,也因此春不老有機農園的耕種區域分為 A、B 兩區,由綽號春不老的錦雀及其二哥、二嫂一家人分開耕種。

梁錦雀說,農場取名春不老,除了那是農場的綠籬,它的葉子幾乎整年常綠,象徵春天永遠不老,也一直提醒自己要保有學習的心。

錦雀種植的 A 區採極低度干預,他說:「我種不出什麼東西來,因為我堅持這個方式,種出來的東西老鼠要吃、蟲要吃、鳥要吃、人要吃。而人就是過路人,是因為人有需要,我才採收」,而在 B 區種植的二哥有時是會施有機肥料,或是自己製作堆肥,但兩區皆秉持著不傷害土地的前提進行耕種,後續也在 2013 年通過有機驗證。

>> 更詳細的生產者介紹請詳見台南鄰菜 FB

發展歷程:醞釀期、推廣期、顛簸期&成長期 

2015 年初開始舉辦的台南市能盛興菜市仔是 TC 與歹人成為固定擺攤農友的第一站,約莫在 2015 年中時,阿貴與春不老也一同加入擺攤。而 TC 與歹人在臉書社團上運作的方式也可以視為台南鄰菜的前身。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 TC 與 CSA 概念相遇,TC 認為其很接近心目中理想的農業運作模式,後續也閱讀了《種好菜,過好生活》補充相關知識,因此就決定以「能盛興」作為發起基地,在台南試驗 CSA。

最一開始的臺南鄰菜對於組織的工作範圍定義為:協助各個農場成立自己的CSA模式。譬如協助阿貴或是春不老的農場找尋合適的 CSA 模式,並且推行友善耕種。

雖然在 2017 年第一季只招募到 6 位農伴定購蔬菜箱,而其中一位是鄰菜的核心成員羿樺,不過在各個成員的滿腔热血中,一段頗具實驗性質的 CSA 就此展開。以 12 至 14 週作為一季長度,在每季開始前招募農伴,而菜箱以一箱 280 元的價格讓四家農場去配置出四至五種的蔬菜,另外,在每週的出菜日,能盛興的夥伴會在臉書社團上以直播的方式分享農夫們彼此的菜色,藉此拉近社群間的互動。

2018 年隨著能勝興的結束營業,需另尋取貨點,因緣際會下在成大員生合作社設立取菜點,除了取菜點的增加,內部成員也有所增加。透過社群中的連結也陸續增加了洄稻佳里、樸野農園、吉甲有機農園。不過也因農場增加壓縮到菜價,因此提升菜箱價格至 350 元。

2019 年在 TC 經歷外環道路開發沉潛許久,農伴人數未增、核心工作人員求去等因素下,直至九月份時鄰菜稍微重整旗鼓繼續運轉。

農伴活動,讓消費者與農夫面對面。起步雖緩且慢,但正如映蓉所說,再給予一些時間與機會,讓農夫與農伴各自調整到能適應彼此的狀態,或許鄰菜會有開枝散葉的一天。


談台南鄰菜的 CSA~2022 年 5月30日蔡采綾訪談摘要 

  • 在鄰菜已經看到的感覺,就是 CSA 不僅僅只是消費,而是你要真的一起參與到裡面一起做協力的一員。
  • 遇到困難時,就在每一次的溝通、互動裡去做一些想法上的交流,然後慢慢的讓每個人的想法產生一些變化。
  • 沒有政府資金也能做事。
  • 要學習鄰菜的經驗,就直接加入鄰菜或成為工作農伴,看看鄰菜怎麼運作,體驗鄰菜的風格跟鄰菜的理想是什麼樣子,可能學到某一種,或者從鄰菜構思出 CSA 的願景,回到自己的場域,由這個經驗跟他組成的社群、還有環境去做一些彈性上的變化做出自己的CSA模式。

專訪的全文,請瀏覽 PDF :台南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