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選單
主選單
移至側邊欄
隱藏
CSA 網站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說明
快速連結
所有頁面
匯出頁面
匯入頁面
筆記
沙箱
臺灣 CSA 協會
搜尋
搜尋
建立帳號
登入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檢視 網際網路的發展回顧 的原始碼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工具
工具
移至側邊欄
隱藏
操作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一般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
網際網路的發展回顧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網站規劃書子選單}}<!-- 請保留本行。/ Please keep the code of this line. --> 西元 1945 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副校長布希(Vannevar Bush)在一篇名為〈我們可以這麼想〉(As we may think)的文章中提出:人類有一天會發明出名為 mexmex 的機器,它可以儲存人類需要的所有知識,當需要時,就可以從這台機器取得。 == 人類歷史的三次波動<ref>台灣師範大學這篇〈[Internet的發展史 https://web.ntnu.edu.tw/~499700326/Internethistory.htm]〉文章,很值得讀一讀。</ref> == [[File:Heidi&Alvin Toffler.jpg|thumb|Heidi and Alvin Toffler in 1974. She was her husband’s longtime collaborator, but her name did not appear on the cover of his first few books.圖片來源:[https://www.nytimes.com/2019/02/12/obituaries/heidi-toffler-dead.html The New York Time]]] 未來學家 Heidi Toffler 曾指出人類歷史上有三次波動: # 早期人類從遊獵社會進入農業社會 # 人類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1780~1830) # 人類從工業社會進入資訊時代(1960~) #* 1970 年代前半,發生第一個震撼性技術-個人電腦萌芽(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Gordon Moore)1965 提出「摩爾定律」<ref>摩爾定律: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兩年便會增加一倍;經常被參照的「18個月」,是由英特爾執行長大衛·豪斯(David House)提出:預計18個月會將晶片的效能提高一倍(即更多的電晶體使其更快),是一種以倍數增長的觀測。[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91%A9%E7%88%BE%E5%AE%9A%E5%BE%8B 摩爾定律]</ref>) #* 1980年代中期,又發生另一個震撼性技術-網際網路 == 網際網路的演進<ref>參考:[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s2jZ.htm 無線通訊及網際網路:一個想法改變世界–網際網路的誕生與發展]</ref> == [[File:Sir Tim Berners-Lee (cropped).jpg|thumb|HTTP & WWW 發明人,[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ontext/image/jpg/e7da04da28ea0cad11f659c789a2f2d1c7be38f5d0a6ac45972528c998c17202_540_380.jpg 提姆.柏納李(Sir Tim Berners-Lee)。圖片來源:Paul Clarke]]] 想讓每一臺電腦能以網路相互連結,必須透過某種規則,因此就有所謂的通訊協定(protocol)出現。ARPANET 剛開始所採用的網路通訊協定是NCP(network control protocol)。在網路技術越來越複雜時,不同電腦、不同軟體、不同系統的網路之間無法相容的問題越來越明顯。一九七四年,後來被稱為「Internet 之父」的文特‧瑟夫(Vint Cerf)和同伴開始研發一套能通行於所有電腦上的通訊協定,那就是現在電腦上網所使用的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and internet protocol)。漸漸地,一個能用來儲存資訊、分享資訊的工具產生了,就是由提姆.柏納李(Tim Berners-Lee)所發明的 WWW(world wide web)。 === WWW(world wide web)=== WWW 在近幾年快速發展,並且廣為人們所使用。事實上,在 1990 年代中期,使用者已逐漸在增加,但鮮少有人知道其發明人竟是 1980 年代的一位英國年輕人提姆.柏納李。 當時他剛從牛津大學畢業,進入歐洲的高能物理研究中心(CERN)擔任臨時的軟體諮詢工程師。他寫了一個軟體叫做 Enquire,這個軟體是用來幫助他將研究中心眾多的同事,及個別所負責的計畫串連起來。這軟體對他而言相當有幫助,因為在 CERN 這麼大的國際性實驗機構中,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實在是太多了。 提姆.柏納李的夢想是創造一個透過網路,讓每個地方、每個人的電腦裡的資訊都能連結起來,也就是一個全球性的資訊空間。剛好有兩個技術可以幫助他實現這個夢想。 布希的〈我們可以這麼想〉一文,主要是描述如何以「連結」的方式來儲存資料。而後,納爾遜(Ted Nelson)及道格拉斯.恩格巴特(Douglas Englebart)也延續布希的想法,提出了超連結的概念,允許讀者能從某一電子文件立刻跳到另一文件。提姆.柏納李在他開發Enquire軟體時,便使用了這樣的概念。 1989 年提姆.柏納李提出了在 CERN 內部建立一套資訊網的系統。起初並未獲得回應,但他依然展開自己的理想。1990 年他完成了超文件傳輸通訊協定(HTTP),電腦可以利用 HTTP 在 Internet 上傳輸超連結文件。此外,為這些文件在 Internet 上的位址做了設計,他稱這個位址為 URI(universal resource identifier),這也就是目前我們所熟知的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同時在 1990 年末,他也完成了類似瀏覽器的程式,並取名為 World Wide Web,讓使用者可以透過此程式瀏覽他想要的資料。 為了讓 Web 能發展得更順利,第一屆 WWW 研討會於 1994 年 5 月 24 日在 CERN 舉行。會中正式將 Web 定名為 World Wide Web,並且超連結網頁以提姆.柏納李所寫的超連結標示語言 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來撰寫。 == 超文字標記語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HTML)<ref>[https://developer.mozilla.org/zh-TW/docs/Learn/Getting_started_with_the_web/HTML_basics HTML 基礎]</ref>== HTML 是一種標記語言(markup language),而非一般熟知的程式設計語言;它會告訴瀏覽器該如何呈現你的網頁─單純簡易或是極其複雜的頁面都沒問題。HTML 包含了一系列的元素(elements),而元素包含了標籤(tags)與內容(content),我們用標籤來控制內容的呈現樣貌,例如字體大小、斜體粗體、在文字或圖片設置超連結等。 == 文件的組成 ==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如何使用標記文字(讓這些文字如何呈現)。 === 文件標題 (heading) === 讓你呈現這些內容的主題,就像一本書有書名、章節名稱和副標題,一份 HTML 文件也有類似的概念。HTML 最多可以有六層的 heading,<nowiki><h1>–<h6></nowiki> ,雖然通常我們只使用 3 至 4 層: <pre> <h1>My main title</h1> <h2>My top level heading</h2> <h3>My subheading</h3> <h4>My sub-subheading</h4> </pre> === 段落(paragraph)=== 如上面介紹過的,<nowiki><p></nowiki> elements 包含文字段落,在呈現一般文字時,這是我們最常用到的。 <nowiki><p>This is a single paragraph</p></nowiki> === 清單(list)=== 清單至少會包含兩個元素,以下是最常見的清單類,無順序性與有順序性的: * 無順序性清單(Unordered lists) 代表這些項目的順序改變,不影響任何是,例如購物清單。項目會包含在 <nowiki><ul></nowiki> 裡面。 * 有順序性清單(Ordered lists)代表這些項目的順序是有意義的,例如食譜裡的製作步驟。項目會包含在 <nowiki><ol></nowiki> 裡面。 * 每個項目則分別放在 <nowiki><li></nowiki> (list item) element裡面。 例如,我們想把以下這段文字變成清單: At Mozilla, we’re a global community of technologists, thinkers, and builders working together ... 寫法如下: <pre> At Mozilla, we’re a global community of <ul> <li>technologists</li> <li>thinkers</li> <li>builders</li> </ul> working together ... </pre> === 連結(link)=== 連結對於網頁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要加上連結,我們需要用到這個元素<nowiki><a></nowiki> — a 代表了「anchor」。要讓文字變成連結的步驟如下: 選擇一些文字,例如「Mozilla Manifesto」。 把他們包在這個 <nowiki><a></nowiki> 元素裡: <a>Mozilla Manifesto</a> 在 <nowiki><a></nowiki> 標籤中加上 href attribute 這個屬性: <nowiki><a href="">Mozilla Manifesto</a></nowiki> 屬性質就是你要連結網址: <nowiki><a href="https://www.mozilla.org/zh-TW/about/manifesto/">Mozilla Manifesto</a></nowiki> 網址的開頭使用https:// 或 http:// (網路文字傳送標準的不同)可能會給你不一樣的結果。因此,在寫連結時,請自己先點擊過,確認無誤。 請試試在練習網頁加上一個超連結。 href 這個屬性名稱比較不直觀,不太好記,但它代表的是:hypertext reference 的縮寫。 == 參考資料 == <references/>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網站規劃書子選單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網際網路的發展回顧
」。
切換限制內容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