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選單
主選單
移至側邊欄
隱藏
CSA 網站
導覽
首頁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說明
快速連結
所有頁面
匯出頁面
匯入頁面
筆記
沙箱
臺灣 CSA 協會
搜尋
搜尋
建立帳號
登入
個人工具
建立帳號
登入
檢視 第一部第三章~第四章 的原始碼
頁面
討論
臺灣正體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工具
工具
移至側邊欄
隱藏
操作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一般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
第一部第三章~第四章
由於以下原因,您無權編輯此頁面: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使用者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讀書會子目錄 | 書名 = 明日的農場 | 封面照片名稱 = 明日的農場.png | 圖說 = 《明日的農場》一書由有機、社區農場運動前鋒 崔葛.果戎(Traguer Groh)和獨立記者 史蒂夫.麥克費登(Steve McFadden)合著。。 | 分類 1 = 明日的農場 | 分類 2 = CSA | 分類 3 = 社區協力農業 }} == 提問問題 == # 「將農場視為一個生命體」,我的理解是什麼? # 第三章邁向「明日的農場」的十個步驟,提到的農場圖像,在現今的環境時空下,我們所面臨的挑戰及機會各是什麼? # 回顧分享你今天的吃的三餐(含水果....),以及這三餐與農夫、農場的關聯性是什麼? == 第三章:十個步驟 == BD 農業是明日農場的基礎,第三章簡明扼要的勾勒 BD 的 10 個步驟。 === 步驟 1:取材自生命界,施作在生命界 === * 農夫與園丁所有的措施與使用的材料(measures and application),必須取材自生命界; * 唯一的例外是可以在酸性的土壤上使用石灰,如:研磨過的石灰石或白雲石; * 飼養動物時,只要能讓動物食用夠多種類的食物,就完全不需要額外添加礦物補充品; * 經驗告訴我們,取材自生命界,施作在生命界,讓所有的事物都保持在生命支流裡是有巨大效益的; * 請確實遵守這個法則~讓農場裡的所有措施與材料使用都維持在生命界裡。 === 步驟 2:飼養足夠數量、種類的動物 === * 飼養足夠數量、種類的動物,保持正確、和諧的比例,以取得植物健康所需要的動物糞便; * 要維持平衡的農場生命體,只要養牛就可以,因為牛的排泄物具有和諧特性,可以與土壤肥力產生特殊互動,但是,若是有更多樣的動物,更好; * 每種動物糞便的特性都不一樣,牛份在鈣的強化上有平衡的效果,豬糞有鉀的特質,鳥類糞便有磷; * 一般來說,BD 農業會把不同的動物糞便混合在一起製作肥料; * 粗略的計算,一頭 500 公斤的牛需要 0.8 公頃的全年草料,才能保持 1.6 公頃的土地肥力; * 在歐洲,一頭牛需要 1 公頃的土地;在台灣,需要 4 分地(?) * 人類飼養的動物進食所攝取的礦物質,當中有 80% 會隨著糞便循環回到農地。 === 步驟 3:用在地的糧草餵養在地動物 === * 用農場生命體本身所種植的作物來餵養農場裡面所有的動物,這樣,可以讓農場建立起自己生命體的力量與特質; * 農場有機體提供飼料給動物,動物以糞便形式回饋土壤,動物的消化道當中,會因為農場獨有的菌叢('''造成特定的發酵模式''')形塑出動物消化道中的微生物生命,這可以使動物更健康,產能達到更高水準(人類是否也會這樣呢?); * 動物與糧草在地交換的結果與目標就是永續的生命力; * 實務上,我們必須種植更多的飼料作物,盡可能避免從外部輸入飼料來餵養動物。 === 步驟 4:多樣化的植物輪作 === * 農場內的作物要盡量多樣化,進行輪作、混種; * 為了要養活人類,農場的整體生產量要比某些特殊作物的高產量還要重要。 === 步驟 5:維持良好的腐植質層 === * 專家估計,過去 150 年間(~ 1997)50% 的土壤有機質流失; * 要防止土壤受到剝削濫用,每年每公頃需要 3,3600 公斤(33.6 噸)的碳物質,這是必要、足夠的量; * 要維持腐植質層,最基本的工作是讓動物糞便正確的發酵或糖發酵(什麼是糖發酵?),還要用植物做成堆肥; * 另外一個照顧腐植質層的重要工作是覆蓋作物&足夠的種植; * 一個 BD 農場若是出現營養缺失的問題,不要著眼於直接補充某種營養,而是專注在腐植質層,改善腐植質品質。 === 步驟 6:透過微生物活動強化土壤的矽循環 === * 矽循環和自然界的光和溫暖的力量有關; * 「任何一種有生命的物質和生命體,都需要矽才得以存活」~瓦那斯基(V.T. Vernadski)俄國科學家; * 許多的樹木和高大的禾本科草類的灰燼當中都含有大量的矽; * 矽總是被忽略,因為一般公認植物健康生長所需的 15 種元素(碳、氧、氫、氮、硫、磷、鉀、鈣、鎂、鐵、硼、鉬、錳、銅、鋅)沒有包含矽; * 矽會被忽略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不溶於水''',他進入植物生命過程的唯一途徑就是透過土壤微生物的旺盛活動; * 如果有足夠的矽進入植物,太陽就能夠深深的作用在植物上,因為矽可以傳遞光和溫暖; * 太陽的力量和其他來自宇宙的影響會直接、間接的透過矽傳達給植物; * 植物內部含矽量高的部位,生長速率為含鈣量多的部位的兩倍; * 對綠色植物來說,使用微量稀釋並特殊處理過的結晶矽,也能夠幫助平衡植物的生長過程。 {| width="50%" class="wikitable" |+ 植物灰燼中的矽含量(Duftos, 1840 and Menzel Lengerke, 1940) |- ! 年份 !! 小麥 !! 黑麥 !! 大麥 !! 燕麥 |- | 1849 || 81% || 82% || 71% || 79% |- | 1940 || 63% || 48.2% || 52% || 46.5% |} === 步驟 7:創造和諧且平衡的環境 === * 農場生產力的基礎:創造一個土壤、植物、動物、地景都和諧平衡發展的環境; * 書上談到的溫暖與光(warmth & light)的流程與物質需要請了解 BD 的夥伴進一步的解釋; * 植物健康或生病,不是因為某些物質過多或缺乏,而是取決於這些物質的比例或順序是否處於和諧狀態,也就是形成酸性或鹼性的物質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平衡; * 在地景方面,我們必須要在森林、田野、草地、溼地間取得平衡,甚至植物內在的結構也都需要平衡(註:關於平衡的問題,是大哉問!) === 步驟 8:缺一不可的灌木與溼地 === * 灌木是鳥類與昆蟲的自然棲地,天然的防風屏障,也是維持土壤濕度的重要助手; * 可以考慮多樣性的灌木,做成樹籬,也可以種植一些可食的灌木,也可以種植蜜源植物、花卉…等等; * 水塘與溼地會增加露水,也是兩棲動物的棲息地。 === 步驟 9:雜草管理與蟲害防治 === * 有效的雜草與蟲害防治有兩個基礎: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擁有健康腐植質的表土; * 要控制特定的昆蟲,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法就是,盡可能不要把未經處理的有機質帶進土壤之中; * 多樣化的植物輪作是防治野草與蟲害最有效的方法。 === 步驟 10:重新建立農場的生命節奏 === * 未來農業不可或缺的一還會是建立照顧農場動物、植物與土地的韻律性節奏(這有着中國人說的要掌握天時地利與人和的味道); * 目前,月亮的韻律對人與家畜的生殖節奏,夏天和冬天,太陽能量對動物和植物的影響,這些研究都還在起步階段,過去五十年裡,已經有許多天體對動植物影響的著作發表,可以參閱: ** 《與星辰同工:金伯頓山丘農耕曆(Working with the stars, in the kimberton Hills agriculture calendar)》~瑪利亞.圖恩 ** 《明日的農業(Agriculture of Tomorrow)》~莉莉.奇里斯可(Lilli Kilisko) <blockquote>'''BD 農場的經濟目標是要提昇產品的品質與多樣性,以符合在地人口的需求,同時,外來物質與能源的輸入趨近於零。雖然書上的案例,不是每個農場都是實踐 BD 農法,但是,每個農場都可以看到一些 BD 農業的精神元素。'''</blockquote> == 第四章:三個基礎準則(rules)== 明日的農場不只是家庭農場,他們複雜、多元,需要許多不同、不相關、自由的人們共同合作。這樣的農場需要數個家庭協同運作,也需要其他家庭支持,這些家庭不是主要務農的人,而是願意跟農夫一起分擔責任、開支,並分享收成的人。 這樣的合作可以夠過三個基本準則來達成,這三個準則原本是恩斯特.巴可霍夫(Ernst Barkhoff)律師提供給崔葛.果戎的。 === 準則 1:工時不過長 === * 農耕是勞動、工藝,也是藝術,這項藝術源自於對大自然的深刻認識; * 認識的基礎在於對周遭一切自然現象和過程持續而透徹的觀察、反省與沉思。如果農夫工作時間過長,他就會沒有時間觀察和思索,最後,他會去農業學校、推廣機構去學習; * 這些組織(農業學校、推廣機構)將農耕的藝術轉變成利潤導向,剝削植物與動物的生產經營方式; * 於是,農夫失去了創造能力,只能用現成的配方,失去了技藝,越來越依靠機器,最後成為收入微薄,高負債的勞工,沒有手藝,擁抱高科技的人! === 準則 2:盡可能不購買農場以外的東西 === * 花越少的錢購買精密的工具、機械、建置農舍,你的財務就越獨立,越能自由地與大自然工作; * 請從所有根農場有關的朋友身上取得幫助與技術; * 明日農場的關鍵是跟人合作。 === 準則 3:依循大自然的靈性(spirit) === 明日的農場,所有行動的出發點都是來自於精神層面,不是金錢層面,這是什麼意思?(書上沒有明確的回答) * 生態系統(大自然)充滿智慧,每一個環節都已最經濟的方式為整體服務; * 蜂窩、蟻穴、微生物、蚯蚓…土壤動物,有機質的分解與腐植質的形成…,這些過程深刻的理性與智慧,人類無法複製與合成,我們只能說'''這是充盈在自然界裡的靈性'''。 * 靈性以最經濟的方式組織大自然(也許,這裡的靈性可以解讀為大自然的運作); * 我們越了解並依循大自然的「智慧」和無所不在的「靈性」,我們管理明日農場時就越能理性,也越經濟。 === 具體實踐行動 === * 一點一點、一塊一塊的取得農地,讓農地不受投機和貸款左右; * 與生態健全、管理良善的農場合作,建立並支持培訓計畫,培訓未來農夫; * 與這些農場一起研究、計畫來實現目標。 ; 新的農業研究模式 : 探討與生態健全的農業適配的社會與經濟環境,以及對農作概念的研究,像是有機農法、生機互動農法等。 == 參考資料 == <references/>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模板:讀書會子目錄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第一部第三章~第四章
」。
切換限制內容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