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理解」:修訂間差異

出自臺灣 CSA 協會
(建立內容為「{{讀書會子目錄 | 書名 = 永續栽培設計 | 封面照片名稱 = 永續栽培設計.jpg | 圖說 = 本書為 1999 年出版 Bill Mollison 所著的 Introduction to Permaculture 中譯本。發展了一套永續農業栽培系統的架構,此系統以多年生喬木、灌木、草木、蕈類及根菜類系統為發展基礎,致力於永續栽培的一些原則確立及如何建立物種多樣性的花園。 | 分類 1 = 樸門永續設計 | 分…」的新頁面)
 
第12行: 第12行:
  「地圖不是疆土。」(Bateson, 1972)
  「地圖不是疆土。」(Bateson, 1972)


在自然景觀中,每個元素都是一個大的整體、一個精緻且複雜的連結與能量流動網絡中的一部分。
* 在自然景觀中,每個元素都是一個大的整體、一個精緻且複雜的連結與能量流動網絡中的一部分。
 
* 主流文化喜愛解析、化約,往往通過廣泛收集個部分的數據,試圖去界定景觀。
主流文化喜愛解析、化約,往往通過廣泛收集個部分的數據,試圖去界定景觀。
* 傳統社會卻使用模式來有效的了解景觀與他們的互動~他們並不是在自己與環境之間做出區分,而是將他們看做相關的元素。因此,所有的傳統知識和科學多以圖案、模式的方式,如:雕刻、編織、石頭、土建築、紋身…記錄下來
 
* 每種形式都伴隨著歌曲或故事來講述他的意思,而歌曲又以神聖的舞蹈加以強化,以保證故事的「權威」。重要的事件、歷史、英雄傳說、神話創造、祖先家譜、航海技術,還有循環現象,如:潮汐、天氣、星體週期、作物、野外採集與收穫的季節。
傳統社會卻使用模式來有效的了解景觀與他們的互動~他們並不是在自己與環境之間做出區分,而是將他們看做相關的元素。因此,所有的傳統知識和科學多以圖案、模式的方式,如:雕刻、編織、石頭、土建築、紋身…記錄下來。
* 在部族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可以獲得這些知識的精華,包括重要植物的名字和用途。
* 文字發明之後,模式化的知識備忘卻了,而現代系統完全靠字母和數字、符號、書本或者儲存的電子數據來運作。
* 模式化和節奏性強烈的知識讓人難忘,而符號性的知識則不容易記住。
* 我們可以剖析一棵樹,設法了解他的樹液流動、形狀、生長和擴展的規則,進而去了解適用於所有自然系統的基本模式


== 自然的模式 ==
== 自然的模式 ==

於 2022年11月23日 (三) 16:07 的修訂

本書為 1999 年出版 Bill Mollison 所著的 Introduction to Permaculture 中譯本。發展了一套永續農業栽培系統的架構,此系統以多年生喬木、灌木、草木、蕈類及根菜類系統為發展基礎,致力於永續栽培的一些原則確立及如何建立物種多樣性的花園。

引言

雖然剖面圖和等高線圖可以用來描述景觀中的各種組成,但是他們難以刻劃一個區域的動態和活力。
「地圖不是疆土。」(Bateson, 1972)
  • 在自然景觀中,每個元素都是一個大的整體、一個精緻且複雜的連結與能量流動網絡中的一部分。
  • 主流文化喜愛解析、化約,往往通過廣泛收集個部分的數據,試圖去界定景觀。
  • 傳統社會卻使用模式來有效的了解景觀與他們的互動~他們並不是在自己與環境之間做出區分,而是將他們看做相關的元素。因此,所有的傳統知識和科學多以圖案、模式的方式,如:雕刻、編織、石頭、土建築、紋身…記錄下來。
  • 每種形式都伴隨著歌曲或故事來講述他的意思,而歌曲又以神聖的舞蹈加以強化,以保證故事的「權威」。重要的事件、歷史、英雄傳說、神話創造、祖先家譜、航海技術,還有循環現象,如:潮汐、天氣、星體週期、作物、野外採集與收穫的季節。
  • 在部族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可以獲得這些知識的精華,包括重要植物的名字和用途。
  • 文字發明之後,模式化的知識備忘卻了,而現代系統完全靠字母和數字、符號、書本或者儲存的電子數據來運作。
  • 模式化和節奏性強烈的知識讓人難忘,而符號性的知識則不容易記住。
  • 我們可以剖析一棵樹,設法了解他的樹液流動、形狀、生長和擴展的規則,進而去了解適用於所有自然系統的基本模式。

自然的模式

設計中的模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