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CSA 2021 再生農業」結案報告

出自臺灣 CSA 協會

前言:為什麼要探討再生農業?

什麼是再生農業?到目前為止,再生農業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但是基本上,有 5 個主要原則,是一致的共識,那就是:

  1. 改善土壤健康、
  2. 增加生物多樣性、
  3. 幫助碳封存、
  4. 納入對牲畜和農場工人的人道待遇以及
  5. 改善整個大生態系統。

第 26 屆全球氣候變遷遞約國高峰會(Conference of Parties, COP 26)場外示威遊行的街頭,一如往常,世界原住民聯盟(The World Alliance of Indigenous Peoples)的朋友都會默默的拉起一個雄心萬丈的布條,上面寫著「拯救世界,我們有解藥。(Save the world, we have the solution!)」,但是,這個擁有偉大力量的單薄身影,總是受關注卻不被重視。

跟必須面對氣候危機第一線的原住民一樣,農業有解決氣候變遷的方法,是解套氣候變遷的關鍵鑰匙之一,如果食物的生產本身就是一種環境復育,那麼我們人類就會有機會在地球上繼續生存下去。

由法國於巴黎氣候峰會提出的「千分之四倡議」指出:只要每年提高土壤碳含量達 4‰,除可改善土壤健康、提升糧食安全之外,還能有機會逆轉地球暖化危機、調適氣候變遷衝擊。

我國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作為該倡議創始會員之一,同時呼應 2050 淨零排放的國際趨勢,已於 2021 年 9 月成立「氣候變遷調適及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並預告將研擬我國有機、友善農業的土壤碳匯價值化方案。

關心農業、環境、氣候議題,我們得 glocal(Global view and local action,國際視野&在地行動),臺灣社區協力農業協會 (CSA.台灣)今年邀請您一同參與一場關於再生農業及社區協力農業的研討會。再生農業是一符合「千分之四倡議」精神的農業管理方式,同時,它關注著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而不僅僅關注作物的高產量。在這個研討會中,將有來自臺灣各地的友善環境農業實踐者跟您分享再生農業的精神和操作原則,以及其親身實踐的動機和歷程;此外,將有三個投入 CSA 運作的團體與您互享實踐的甘苦談。

壹、推動工作摘要

一、探索 CSA 研討會的發起與歷年主題軸線

今年是第四屆的「探索 CSA 研討會」,我們探討的主題是「再生農業」。前面三屆的研討會,我們分別探討了:

  • 2018:小規模生態農場的價值;
  • 2019:CSA 遇上合作經濟;
  • 2020:CSA 生態農業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那今年為什麼要探討再生農業呢?因為,氣候危機已經迫在眉睫,世界上,最有機會對氣候變遷做出最大貢獻的產業,就是農業,若是,食物的生產,可以兼顧環境復育,那麼,提供全世界人類糧食的農業,將會是止息氣候變遷的厥偉工程!

再生農業有很多的面貌,雖然觀念已經啟蒙,但是具體實踐的方式與場域都需要找出落實的方法。台灣資訊發達,獲得資訊的管道眾多,但是,在地有系統的實作卻極缺乏。CSA 協會拋磚引玉,希望讓更多的人明白,農業生產有機會同時復育環境,甚至可以讓森林再生,然而,這需要社會共識與實質的社會行動,讓更多人願意投入這樣的生產行列,也讓更多社會大眾支持這樣的農耕思維。

二、2021 年議程說明

台灣每年有大量的土地休耕。一般的農田,如果停止各種耕作、除草的話,你的農田可能會經歷一個物種的演替:一年生和多年生雜草會首先在裸露的土壤上生長,灌木很快就會遮蓋雜草,然後,喜歡陽光的先鋒性樹木將會入住,樹林就此誕生,並且可能在數十年之後形成成熟的森林。

以土壤生態的眼光來看,可以這麼說,我們的農業行為,一直以來都在阻斷這個過程。你也許會想,何不試著順勢而為呢?如果,我們的休耕政策更大膽、創意,也許,我們會有一種迥異於過去的生產方式與地景面貌。

這就是今年「探索 CSA~再生農業」研討會的專題演說要跟大家分享的「趨合農業(Syntropic Agriculture)」,我們邀請到樸門永續設計師唐敏(Tammy Turner)跟大家做這場專體演說。唐敏老師是一個使用全中文演講的美國人,在台超過 35 年,熱愛原住民與傳統智慧,實際在台灣進行食物森林的在地規劃與實踐。

趁還來得及的時候,把有心人、有覺察的人聚集起來,改變整個體系,為時並不晚,而農業在這當中,有關鍵的角色,這個人類擺脫不了的產業,需要大家的共同深入的理解與支持。

2021 探索 CSA~再生農業議程表

時間 講題 說明 講師
9:00 ~ 10:30 趨合農法(Syntropic Farming) Syntropic Farming 目前在台灣還沒有正式的翻譯,一般翻譯成「合成農業」或「趨合農法」,它是由恩斯特.戈奇(Ernst Götsch)開發的一種再生農業,特別關注地球的重新造林。這個場次邀請資深的樸門永續設計老師唐敏跟大家做分享。 唐敏
10:30 ~ 11:00 茶敘
11:00 ~ 12:30 再生農業(視訊) 這個場次由位於七股「再生農業實踐基地」的主人翁來跟大家分享什麼是再生農業,以及在台灣實踐的發現。 黃郁仁 & 吳比娜
12:30 ~ 13:30 午餐
13:30 ~ 15:00 對談: 免耕犁/覆蓋/友善土壤農法 「觀念已經啟蒙,但是具體實踐的方式與場域都需要找出落實的方法。」現在必須越過倡議的階段,往下去實踐與實作,因為,所有友善耕作的方法就是在實作過程當中來實作、驗證與調整,找到當地最適切的作法。

這個場次,我們邀請再生農業免翻耕的實踐者吳建良與綠沃農場的高泉堯透過對談,讓大家了解友善農業實踐的艱辛與價值。

吳建良 vs. 高泉堯
15:00 ~ 15:30 茶敘
15:30 ~ 17:00 三個台灣 CSA 實踐經驗分享 跟再生農業一樣,在觀念啟蒙之後,在地的實踐道路總是顛顛跛跛。

宜蘭無過生活合作社、新竹科學城社區大學「友善農耕社團農園」、幻象 CSA 合作農場在這個場次,共同坐下來,分享彼此的核心價值、實作經驗與克服問題的方法!

吳兆祥、夏靜漪、楊麗珍、邱美玲

講師介紹

唐敏(Tammy Turner)

圖片來源:農傳媒 美國拉斯維加斯人,1963年出生,1986年來臺定居,是精粹(Pristine)有限公司創辦人之一。2012年赴澳洲取得Permaculture Research Institute 的樸門永續設計專業教師及樸門地景環境設計(pamaculture landscape design)認證;曾擔任臺北市原住民族部落大學、永和社區大學、臺中市食農教育發展協會等單位樸門課程講師。

圖片來源:農傳媒

◎ 黃郁仁華梵建築系畢業、成大建研所規劃組肄業,17年前(2004年)從建築規劃轉農業後,適逢當時台灣有機農業推動風潮,除了參加MOA課,認識了郭華仁老師,參與田埂綠籬多元種植,開啟後面認識畜產試驗所陳嘉昇分所長,帶給我們新的觀念。田區在台南佳里地區,操作過堆肥場,加入果樹產銷班,種植稻米、雜糧、蔬菜、柑橘類,在各地農改場、試驗所上課,認識農友,累積種植、加工、產業知識。在社區大學當過農機課超過12年的助教,協助社大開自然農法班。

◎ 吳比娜台大城鄉所、哈佛公共政策碩士,畢業後2007年於美國CSA農場實習,那段如詩如畫的經驗啟發了《明日的農場》的翻譯與介紹計畫。參與多項規劃專案,擔任社大講師,並著有《尋訪台江古早味》發掘地方環境與飲食文化之連結。

◎ 再生農業實踐基地位在台南七股的再生農業實踐基地,再生農業(regenerative agriculture) 有別於高投入的「精緻有機」,為順應自然以減少投入,其考慮的因素更多,包括作物選擇、栽培模式、土壤管理、雜草防除、病蟲管理等。施作的手段包含輪作、綠肥、覆蓋作物、各種堆肥或不整地栽培等,以此提升土壤肥力。整合資源、觀照完整農耕體系,低投入的有機生產絕不只是回到過去,而是操作更為精細的知識密集型農業。

曾舉辦《再生農業實踐讀書會》- 透過讀書、影片觀賞、國內外個案研討、以台南的實踐經驗為對應,共同討論再生農業之觀念與作法、農耕經營模式,《造一畝田~ 濱海植物棲地復育》、《種自己要吃的東西- 自然農園參訪與種植技巧實作》

高泉堯

圖片來源:竹塹社區大學 金益世公司綠沃農場管理人、竹塹社大、竹松社大講師,照海華德福小學農耕老師,堅持無農藥無肥料種植多年的青年小農,專長植物生態生理及土壤生態,擅長從科學的原理、順應植物的生長韻律推廣自然農法。

吳建良

圖片來源:農傳媒 金融海嘯,無薪假將他從高科技工廠推向土地,返鄉種田!

創立「不良農家」品牌,近十年來,深刻體會到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影響,缺水灌溉的日子,不論是慣行、有機、自然農法的農夫都得休無薪假。氣候變遷成了最大的挑戰,因此,除了無毒、無藥的友善耕作之外,總覺得這一切還不夠,於是走上碳耕之路。107 年成為「陽光工作者」,管理 6.6 公頃面積農地。不翻耕土壤、種植覆蓋作物與農作物輪作。

夏靜漪

圖片來源:主婦聯盟 現任: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宜花東區區長經歷: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辦理衛生福利部宜蘭教養院 院長主要專業領域:健康政策、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景觀設計(生態設計)、合作經濟

吳兆祥

圖片來源:新竹科學城社區大學 經歷:工業技術研究員 機械所科技公司研發主管現任:新竹科學城社區大學友善農耕社團社長「都市田園夢」課程講師

友善農耕社團簡介:在科學城社區大學我們成立了「友善農耕社團」,召集對於友善農耕有興趣者一起聚集,討論各種觀念、方法及實作,採課題討論及分享的互動方式,共同成長。在社團農園,我們採行樸門的精神,規劃生態池、香蕉圈朝著照顧地球、照顧人類、分享多餘的目標前進。同時,我們也組織愛耕夥伴們,承租農地,自行規劃、開墾、開挖水渠、分配,讓每一位自由發揮,擘劃出他的園地。原則上,要符合無農藥、無化肥的友善耕作條件。為解決採收多餘的問題,我們成立網購平台,糾集有意願參與供應者,透過網路平台,讓附近地區對於友善耕作產品有興趣者參與選購,達成分享多餘的目標。由於我們是結合鄰近地區的消費者來訂購,所以也形塑出一個社區支持農業(CSA)的形式,未來也期待在這個模式下,繼續推展至各個社區,將CSA的精神具體實踐下去。

楊麗珍

圖片來源:臺灣社區協力農業協會
  • 2011 樸門永續設計基礎課程(Permaculture Design Course, PDC)
  • 2015 樸門永續設計進階課程「大地工程與水資源管理系統的目測技術」結業
  • 新竹幻象合作農場核心成員

邱美玲

圖片來源:臺灣社區協力農業協會
  • 新竹幻象合作農場核心成員
  • 經歷:會計系畢業 / 郵局經理/ 國小代理教師

貳、主要工作內容與執行成果

一、參與人次統計(線上&現場)

2021 CSA 研討會主要探討再生農業相關議題,於 12 月 11 日(六)假新竹市東門國小舉行。參與人次現場 24 人(57%)、線上 18 人(43%),共計42 人。

研討後執行及工作狀況,自籌備至完成可分為三面向,分別為 1.各階段的準備作業、2. 研討會各場次執行狀況、3. 研討會成果及效益。下列分述:

研討會各階段準備作

會前成立CSA研討會工作小組,納入於往年曾舉辦CSA研討會人員,及自願投入參與者,推動整體活動進行。前置作業工作整列如下:

  • 蒐羅及彙整再生農業相關資訊,撰寫宣傳文案。
  • 講師邀集、議題確認等聯繫工作。
  • 編撰線上報名用表單。
  • 報名情況匯總。
  • 成立Line社群,邀請報名者加入。該社群做為活動資訊發佈平台,由專人維護。
  • 因應今年度納入線上研討會形式,成立資訊小組,於會前與講師確認雙方連線品質,並通知線上研討會學員加入線上會議室。
  • 報名費用、講師課費及交通費用核帳等相關財務專項。
  • 協會簡介影片製作(於中場休息時段播映)。

研討會當日的投入工作人力 10 位,工作內容:

  • 場佈、茶點餐點準備及就位、報到、指引、攝影、主持、講師接駁。
  • 線上研討會由資訊組全程檢控,即時排除問題。
  • 會後清場

二、各場次執行狀況分述

今年度研討會共計四場次,每一場次 1.5 小時。此次邀集的講師,來自台灣不同區域,對台灣社區協力農業協會而言,不論熟悉或初識,講師群們給予了整場研討會相當豐富的講授內容。

    在配合的外場運作上,唯第一場次因現場音響、線上收音問題而導致議程稍微延誤,以及唐敏老師無法使用麥克風演說之外,其餘場次均順利;此事件提供我們在籌畫研討會上的一個寶貴經驗: 行前的模擬演習可再謹慎周全一點。

參、研討會成果及效益

  • 累積線上會議經驗:考量疫情因素,今年度研討會納入線上參與方式,實際的報名結果顯示,約有43% 的名眾選擇此種形式。疫情何時休止,我們無所知,我們能做的是即時改變思維並採取行動,而結果告訴我們這是值得的。短期內,線上會議仍會是一個趨勢,除了解決民眾的防疫考量之外,同時,也能拓展服務對象,消除因交通距離而降低參與意願的因素。
  • 這是一個有聲音的研討會:每一場次均引發熱烈的會後討論,顯現研討會的主軸及議題的設計合乎學員的關切面向,講師傳遞的內容確實如同將小石投入水面泛起的漣漪,激發學員的思考及辯論。
  • 這是一個有餘溫的研討會:我們期待研討會完成不代表結束。因此,會前成立的 Line社群,在短期內將保留作為民眾交換、學習再生農業相關議題的平台。此外,此次邀集的講師群除了提供相當豐富的課程之外,他們也在不同地方為土地/環境/社會持續努力著(如同台灣社區協力農業協會常年來於新竹推動的各項農業相關活動一樣),我們珍惜著這些友團,並期待後續可能的合作機會。

肆、結語

今日大量砍伐持續以驚人的速度威脅森林。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 的數據,2015 年至 2020 年間,估計每年有 1000 萬公頃的森林消失。

農業活動仍是全球森林砍伐(deforestation,也可以翻譯為「去森林化」)最主要驅動因素之一。然而,這兩種土地用途無須互斥,它們可以共存。如果可以利用森林生態系統的自然秩序來創造同樣具有農業生產力的新森林會怎樣?這就是趨合農業(syntropic agriculture)扮演的角色。

趨合農業是恩斯特-戈奇專為地球重新造林而創的一種再生農業。它是模仿森林自然更新過程,使人能夠建造具動態、連續性、且經濟上可行的生態系統,目的是恢復遭受破壞的土壤生物多樣性,同時將它們與具生產力農產食物來源相結合。

趨合農業是糧食生產和森林再造的和諧結合。它是典型以過程為基礎(process-based)的農業,而不是多數傳統大型農場以投入為基礎(input-based)的農業運作方式。本質來說,這意味趨合農業是在與大自然合作而非與其作對。

近年來,這種做法迅速在樸門實踐者、倡議家、業餘愛好者以及大、小型農民中流行起來。